足文字演变,足汉字演变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足文字演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足文字演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蹄的象形字?
蹄
“蹄”是形声字。小篆从足,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蹏”。俗作“蹄”,改为帝声。如今规范化,以“蹄”为正体。
《说文》无。
“蹄”的本义为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如“马蹄”。
“蹄子”,用于人时表示贬斥意味。如“贱蹄子”。
又指捕兔的网。如《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是形声字。从足,ń声。不是象形字。
蹄
蹏 tí
〈名〉
(1) (形声。从足,ń声。本义: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2) 同本义 [hoof]
脚的部首与什么有关?
脚的部首是月
含有月字旁的字和身体各个部位或天气有关。
月字旁又叫作肉月旁,在古代文字中,肉字旁代表着身体各个部位,而月字旁代表着月亮或者天气。随着文字的演变及,由于肉字旁和月字旁这两个偏旁外形相似,后来人们就把这两个偏旁合成一个,统称为肉月旁。由于汉字是表意文字,所以一部分含月字旁的字是与天气状况、月亮有关;一部分含月字旁的字是与人的身体部位、器官有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足文字演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足文字演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ediationoklahomacity.com/post/12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