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甲骨文字源演变,可甲骨文含义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可甲骨文字源演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可甲骨文字源演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息甲骨文?
息在商周时期是指事字,甲骨文字形上部像鼻子(写作“自”),下部用几笔短画表示呼出气的样子。
商代金文则把呼出的气流画成一条直线。本义为呼吸。西周金文构型与商代金文相同,但是鼻子已经开始变形。呼吸是明显的生命体征,古人认为心是身体的主宰,因此大约到了春秋,人们便将鼻子(“自”)下部改为“心”,表示心气从鼻窍而出。篆文与春秋金文相似,隶书和楷书在汉字的演化过程中,对原来的“息”字进行了规范化,以至于看不出鼻子和心的样子了。
息的甲骨文
息,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鼻子出气,本义指气息、呼吸。战国之后的篆体加“心”旁。呼吸是有生命的象征,因此又引申为繁殖、滋生,再引申指子女。利钱是由本钱生出来的,于是引申出利息之义。由气息又可引申指消息。息又有停止之义,引申指歇息。又用于使动意义,引申为安宁。
郭字甲骨文演变过程?
郭字的字形演变如下所示,演变顺序为: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标准宋体。
1、古代在城的***加筑的一道城墙:城~。东~。
2、物体周围的边或框:耳~。
3、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可甲骨文字源演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可甲骨文字源演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ediationoklahomacity.com/post/42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