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中国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过程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字的字形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字形的演化
【篆书·大篆】 大篆: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繁化)。狭义指籀文(石刻石鼓文)
【篆书·小篆】小篆:秦统一后,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而创制的统一的文字。赵高创造了中国的小篆,而且能背下来当时的秦律。
【隶书·古隶】古隶:也称秦隶。是小篆走向今隶的过渡字体,其特点是把小篆的均匀线条变成平直有棱角的横、竖、撇、捺、挑、勾等笔划。
【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钟繇(yao)所创,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的。因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称楷书。
【草书】草书:在隶书基础上为书写简便而演变出来的。分为隶书演化来的叫章草和楷书演化来的叫今草。
【行书】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字体,它弥补了楷书的写速慢和草书的难辨认的缺点。
山西事业单位考试网-2019山西事业编招聘网-山西中公事业单位 ***://sx.zgsydw***/
“中国”的概念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最初“中国”的概念各有不同,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才有了国家概念,带有国家色。初期“中国”的概念有:
1:首都,如《诗经》里“中国京师也”
2:所统辖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3:指中原地区,《史记》里“东瓯请举国迁中国”
4:指内地,《史记.武帝本纪》里“天下名山有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
5:诸夏族居住地,《论语解集》中“诸夏,中国也”
6:汉族和华夏建立的国家,自汉代开始,把汉族建立在中原的***称“中国”,有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以后也以“中国”自居,如北魏自称“中国”,而把南朝称其为“岛夷”,但汉族建立的的南朝虽然迁离中原,但乃称自己为“中国”自此,“中国”作为国家概念逐步形成。
中国的概念早在西周时期便出现,出土西周武王铭文刻有“中或”即中央之邦。时代渐变概念遂开始变化,至民国前的诸王朝以周天子延续的列国和黄河中下游主要由汉族建立的***使用华夏,中华,神州,中州等名号(非国号)进行代指,此间“中国”一词也特指帝王所在的国都。直到辛亥革命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将“中华”名号融入国号中,即现在简称中国。
三眼看天下,洞察天地人,大奇兄讲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可往往不习惯应用"中国"之意,主要以唐宋元明清代表国名!尤其历史上号称中原之国的河南。从地下挖掘出的青铜器上,我们找到了"中国"两字,可河南也不用其二字"中国"而史称中州。
因此,唐朝***很热情地将"中国"两字,并赐于邻邦日本。万万没想到,收回之"中国"之艰难!
到了1945年抗战结束后,尤其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时,何应钦代表国民***并强烈***而声明收回"中国"国名权利:强烈要求日本***停止使用侮辱文字"***"国。同时要求将以恢复中华民国之名简称:中国。绝不允许以日本本土内之中国与本国齐名。如用之将必须以日本(中国地区)称谓。最终日本***低下头,而签下此协议!
迟来的名字!是用血和泪,来倾诉着历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ediationoklahomacity.com/post/10569.html